瓊縱鐵骨今猶在
紀錄片《瓊崖縱隊》真實再現了瓊崖革命的崢嶸歲月。
潘鶴銅塑作品《艱苦歲月》展現了瓊崖縱隊在母瑞山上的艱苦歲月。
1950年,人民解放軍與瓊崖縱隊在五指山會師。本文配圖為資料圖
談起海南革命斗爭史,人們總會提起“二十三年紅旗不倒”。但是,你可知道“紅旗不倒”背后的艱辛?
今年是瓊崖縱隊成立95周年。95年浴血榮光,95年紅旗漫卷。為了民族的復興,為了人民的福祉,一代代瓊崖縱隊戰士拋頭顱、灑熱血。
近日,海南日報記者通過省軍區走近陳澤安、符岱山、陳涉、邢榮、符廣和5位瓊縱老兵,通過他們對烽火歲月的回憶,回望那段可歌可泣的風雨路,重溫“孤島奮戰、艱苦卓絕、二十三年紅旗不倒”的輝煌歷史。
百歲老兵陳涉:雙耳失聰無怨無悔
20世紀初期,那是水深火熱的動蕩年代。孤懸一隅的海南島飽受軍閥欺凌之苦。為了籌集軍餉,軍閥先是縱兵公開洗劫商店、酒家、百姓,后又羅列各種名目的苛捐雜稅,無所不用其極。
開天辟地一聲雷,1921年,中國共產黨的誕生讓沉沉黑夜開始漸漸露出曙光。共產黨員和先進知識分子一路南下,給瓊島帶來了革命的火種。
1927年9月23日,椰子寨戰斗打響了全瓊武裝總暴動的第一槍,揭開了中共瓊崖地方組織獨立武裝斗爭的序幕。
抗日戰爭時期,侵瓊日軍對我抗日根據地實行殺光、燒光、搶光的“三光”政策。1939年,17歲的陳涉親眼看到日本侵略者在海南島殺害同胞,慘無人道。怒火在他心中燃燒,隨后他毅然加入廣東省抗日民眾救國會。7年后,陳涉被調入瓊崖縱隊從事無線電工作。
在戰爭年代,電臺的作用至關重要。眾多像陳涉一樣的無線電通信戰士,通過無形的電波及時準確地傳遞情報與信息,為奪取戰爭的勝利作出突出貢獻。
“1946年,瓊崖電臺剛與中央恢復聯絡不久,馮白駒同志帶領精干機關人員從屯昌合水向白沙紅包峒轉移,我當時參加了第四期無線電訓練班?!被貞浧鹱畛跫尤氕傃驴v隊無線電通信工作,陳涉說,使用無線電對他來說是一份全新的工作,當時的生活和學習條件都非常艱苦。教員只能用一個小小的蜂鳴器和電鍵來教學,抄報紙是用油印的格紙,抄了正面再抄反面,最后再用鋼筆抄第三遍。
收發電文的工作并不簡單,為了能及時傳遞與捕獲信息,電報員要熟記幾千個漢字的電報密碼。在惡劣的條件下,為保障發報時信號扎實、節奏均勻,陳涉及戰友從腕力和指力的訓練著手,琢磨如何將技術與巧勁相結合。后來,他們逐漸克服了各種困難,才摸索出其中的門道,成為瓊崖革命無線電臺工作的中堅力量,極大地提高了戰機、戰情收集和匯報的時效性。
“每次敵人來,我們就背著無線電臺跑。無線電臺比我們的生命都重要!”70多年前的記憶,如同電影畫面般在陳涉的腦海里回放著。
常年從事緊張繁忙的報務工作,導致陳涉雙耳失聰。多年來,耳鳴、耳痛一直困擾著他,即使佩戴助聽器也無法接近正常聽力,這種痛苦是常人難以感受的。陳涉曾用這樣一句話總結他在戰爭中的工作,“電臺工作雖然日夜忙碌、默默無聞,但我心甘情愿當一個無名兵?!?/p>
瓊崖革命即將迎來曙光,在解放戰爭最后的三年里,陳涉被派遣到司令部前線電臺工作,從春攻戰役到夏攻戰役,再到大軍渡海、海南島全境解放。瓊崖革命二十三年紅旗不倒的軍功章里,藏著他作為一名共產黨人始終不變的初心。
驍勇短槍手符岱山:
干革命就要干到底
“軍人的使命就是保衛國家,敵人來了,我們就跟他們拼!”近日,今年97歲的瓊崖縱隊老戰士符岱山談起當年的革命歲月,話語仍然鏗鏘有力。
符岱山原本生活在三亞,日本侵略者登陸海南島后,為了躲避戰亂,一家人來到東方八所?!澳菚r候我已經看透了,在日本人的侵略下,我們是沒有出路的。出來干革命,干就干到底!”符岱山說。一開始,他在商店當店員,經常幫助地下黨做一些地下宣傳工作,后來同志們問他愿不愿意參軍打敵人,符岱山毫不猶豫地答應了。
符岱山曾經歷過大大小小數十場戰役。在日軍的槍口和刺刀下,他親眼看到一個個戰友倒在血泊中,他在戰爭中多次死里逃生。
1942年,日軍對海南進行瘋狂掃蕩。當年3月的一天,參軍還未滿一個月的符岱山和11名戰友一起,被派到東方市四更村去做群眾組織工作。夜里,日軍突然將四更村包圍,對整個村子進行圍剿。
符岱山和戰友被困3天后,決定天一亮就突圍,結果他們剛沖到村口就遭遇埋伏。敵人火力兇猛,幾乎沒有逃脫的可能。當時,身材矮小的符岱山摔進泥溝,躲過了敵人的槍火,但是11名戰友全部犧牲了。
兇殘的日軍得知有人逃脫,又喪心病狂地派出騎兵對符岱山進行地毯式搜索。當時,還是毛頭小子的符岱山心里很害怕。他距離敵人只有200米左右時,突然被一位老奶奶叫住了,“前面的騎兵正在搜捕你,快躲到地瓜田里,無論發生什么都不要出來!”符岱山在田里躲了許久,直到中午才爬出來,僥幸躲過一劫。
時光如白駒過隙,歷經半個多世紀的時間洗禮,當年驍勇的瓊崖縱隊戰士已步入暮年。95歲的瓊崖縱隊老戰士符廣和家中,保存著一張68年前的照片。照片里,27歲的符廣和穿軍裝、戴軍帽,眼神堅毅深邃。符廣和14歲就加入了瓊崖縱隊,這張軍裝照的背后承載著他們這些革命前輩對解放后新生活的向往。
上世紀40年代初,海南島的武裝力量薄弱,武器裝備、衣服糧食全都要靠自己解決。在這樣的情況下,革命如何開展?符廣和說:“當時我們只有一個目標,要解放人民,消滅剝削,這離不開黨的領導和群眾的支持!”
符廣和是一名短槍手,當時他的主要任務是勘察敵情、晝伏夜出了解情況,開展打擊敵人的一切活動。
一次,符廣和等人接到一個重大任務——解放瓊中縣城。他們一行2000余人浩浩蕩蕩前往瓊中時,敵方立刻派出聯絡員請求增派兵力,攔截符廣和所在部隊?!爱敃r情況非常緊急,如果敵人派來援兵,我們將面臨四面被圍的危險,解放瓊中的任務也很難實現?!狈麖V和說,在危急關頭,部隊當機立斷,派出幾名偵察兵攔截敵人派出的聯絡員,最后才順利解放瓊中。
瓊縱老戰士:壯士卸甲鐵骨猶在
瓊崖縱隊老戰士陳澤安今年已85歲。每逢重要節日或出席重要活動,他總會換上整潔的軍裝,在胸前掛滿功勛章。他常對后輩說,這些功勛章不僅僅記載著自己的榮光,更承載著瓊崖武裝斗爭“二十三年紅旗不倒”的革命精神。
當年很多與陳澤安一起在戰場上英勇殺敵的年輕戰士都犧牲了,沒能過上今天的幸福生活?!艾F在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,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,是先烈們用鮮血換來的,希望每個人都能好好珍惜?!标悵砂驳姆胃?,感人至深。
陳澤安小時候就是個“苦孩子”,父母早逝,他和兩個哥哥、一個姐姐相依為命。1948年,剛滿11歲的陳澤安放牛時,遇到了自己的革命引路人。在這名地下黨員的帶領下,陳澤安參加了革命。聰明機靈的他,在鄉長的推薦下,又從鄉政府來到瓊崖縱隊獨立團,成為一名通信員。
“一轉眼,這么多年過去了,海南發生了多大的變化??!”憶往昔看今朝,陳澤安十分感慨,“我們當初鬧革命,就是為了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?,F在,我們的夢想實現了,希望年輕人能繼續發揚‘二十三年紅旗不倒’的革命精神,一代更比一代強!”
軍歌嘹亮,歲月留聲。今年97歲的瓊崖縱隊老戰士邢榮雖然行動不便,但是每次需要身著軍裝拍照時,他總會竭力從輪椅上站起來,放下拐杖、挺起胸膛,亮出榮譽勛章。他說,“這就是軍人的錚錚鐵骨?!?/p>
自1941年起,邢榮歷任瓊崖抗日獨立總隊戰士、班長、政務員、文化教員和瓊崖獨立縱隊瓊山縣警衛連政治指導員、瓊崖縱隊獨立團政治處政治協理員等職務,直至1976年7月離休。無論是在艱苦的革命戰爭年代,還是社會主義和平建設時期,或是離職休養期間,邢榮始終注重文化學習,不斷提升自身修養。
回憶起瓊崖縱隊的風雨歷程,邢榮深情地說,“那時的戰士們用鮮血和生命,捍衛國家的尊嚴,縱然死在戰場上也絕不后悔。沒有國哪有家?如今國家強盛了,人民生活幸福了,希望后輩們能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和平生活,繼續努力奮斗?!?/p>
采訪中,這些參加過抗日戰爭、解放戰爭的瓊崖縱隊老戰士們,對自己的功績談得不多。更多時候,他們都在回憶和懷念自己的戰友,“犧牲的戰友們更值得后人紀念?!?/p>
有一件事讓陳涉印象最為深刻。1948年,在萬寧牛漏戰斗中,陳涉沒有在戰爭一線。戰斗結束后,他得知副司令員李振亞在戰爭中犧牲的消息,心里非常難過,“那時,我們都哭了,他這個人是最好、最愛民的,對士兵愛護,對馬也愛護。他死了以后,他的馬都不吃東西了?!泵棵炕貞浧疬@個場景,這位百歲老人總是眼眶濕潤,聲音哽咽。
時光荏苒,陳涉非常珍惜過去的戰友情。他說,每年9月23日,他總要和老戰友們重聚,回憶當年革命歲月,“不過,現在年紀越來越大,能來聚會的人也越來越少了?!?/p>
二十三年紅旗不倒,軍旅生涯夜來入夢。瓊崖縱隊戰士,為中國人民革命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,為海南人民的解放事業立下不朽功勛,歷史將永遠銘記!